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 > 经典医案> 正文

治过敏性鼻炎荨麻疹 临床应用

2013年12月30日 16:34
字号:T|T

  方药组成:防风、银柴胡、乌梅、五味子、甘草各10克。水煎,每日一剂,早晚服。功效解表和里,主治过敏性鼻炎、荨麻疹。    

  方解:祝谌予所制“过敏煎”组方简单,药味平淡,但立方确有巧思,非常严谨。方中银柴胡味甘性凉,清热凉血;防风味辛甘性温,祛风胜湿;乌梅味酸性平,收敛生津;五味子味酸性温,敛肺生津,滋肾涩精,甘草味甘性平,清热解毒,调和逐药。五药配合,寒热共济,有收有散,收者顾其本,散者祛其邪,故对过敏性疾患有良效。五药组合,有收有散,有补有泄,有升有降,阴阳并调。在临床应用中随症加减,应用广泛,值得推广借鉴

  典型病例1:王某,女,22岁,2月5日就诊。3天前因腹痛自服保和丸无效,继而双膝关疼痛,双下肢瘙痒并有散在红褐色斑点。查体:T37.5℃,心肺未见明显异常,双下肢皮肤水肿,有大片深褐色皮疹,按之不褪色、无触痛;双膝关节略肿胀、触痛不明显;脉滑数,舌质红苔薄黄。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。此系湿热毒邪滞留而为患,治宜清热凉血,祛风通络。单用“过敏煎”加减(防风、银柴胡、乌梅、五味子、甘草、蝉衣、桔梗、紫草、茜草、仙鹤草、续断)。3剂后皮疹大部分消退,关节疼痛减轻,继续上方调治,6天后痊愈。

  典型病例2:苏某,男,49岁,3月22日就诊。5天前在消毒猪圈时解除消毒剂后颜面及四肢出现水泡样皮疹,瘙痒疼痛;遂自服防风通圣丸无效后就诊。查体:T37.5℃,颜面及双手弥漫性红色丘疱疹,抓痕明显,心肺未见明显异常;舌质淡白苔薄黄,脉滑数。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,此系湿热浸淫皮肤为患,治宜清热解毒,祛风胜湿。在口服氯雷他定片的同时,加用“过敏煎”加减(防风、银柴胡、乌梅、五味子、甘草、白鲜皮、僵蚕、蛇床子、苦参、萆薢)。3剂后皮疹消退、瘙痒消失而痊愈。


网友评论:

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,点击查看
登录 (请登录发言,并遵守相关规定)

企业服务

推广信息
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1999-2009 TH55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
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